3A、和雄狮的较量——西晋和鲜卑 3、千年西北血泪史B

最新网址:www.88106.info
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:西晋五十年3A、和雄狮的较量——西晋和鲜卑 3、千年西北血泪史B
(88106 www.88106.info)汉武帝击败匈奴帝国在河西走廊的部队以后,原先响应过匈奴帝国的羌族也连累遭了秧,为了刻意削弱羌人,羌族老少只能被赶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肥沃的湟中,前往附近地区,虽然路途并不远,但是这些地方,都是非常荒凉的山地和荒漠;而氐族人建立的王国,也被汉武帝灭掉,成立了一个武都郡(甘肃武都东北),从此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羌人和氐人、尤其是人数众多的羌人,对汉人有着切齿的仇恨,为了生存,他们不得不向汉人占领的地区迁移。最终在公元前61年,也就是汉武帝死了才二十多年以后,汉朝官员背信弃义,在酒席上杀掉了很多被骗来做客的羌族首领,从此点燃了羌族和在汉朝之间的战争。这次战争,断断续续打了二百多年,横跨西汉、新朝、东汉三个朝代。

    西汉末年,政权被王莽篡夺,当时的中国再次陷入空前混乱。羌族趁着内战的机会,进一步向着内地迁徙,和汉人杂居的区域也越来越大,现在不仅是青海,整个大西北,都遍布着羌人了。由于羌族和汉族的文化不通,互相杂居的两族经常发生冲突,而新成立的东汉王朝当然只是一味向着汉人而镇压羌人,于是,建国还不到十年,整个大西北就一直面临着羌人激烈的反抗,两个种族的打斗规模,也越来越大,最后搞得东汉几乎把全部财政税收都搭进去了,还是越平越乱,甚至几次羌族差点儿解放整个大西北。这次持续百余年的汉羌战争,把东汉搞得筋疲力尽,当最后一次羌族叛乱还没有被平定的时候,董卓就进了洛阳,东汉就名存实亡了。

    相对于羌族来说,氐族闹出的动静非常小。因为人数少、分布地区过于狭窄,虽然也搞过几次小规模的暴动,但每次都很快西汉镇压了,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削弱本来就弱小的氐族,还把一部分氐族人迁到了酒泉郡(甘肃酒泉),这样,借着汉朝的军队,氐族的分布范围反而扩大了,以后羌族发动叛乱,氐族往往跟着一起搞一搞,逐渐成为羌族人最有力的助手。

    通过羌族、氐族的历史,尤其是羌族的历史,我们就可以看出来,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,大西北就是荒凉、混乱、战争的代名词,这里大多数时间都在发生着战争,在战争阴影的骚扰下,这里的人民风彪悍、暴力易怒,从来都是难以治理的地方。

    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,又加剧了这种混乱的局面。

    就在黄巾之乱的同一年,也就是公元184年,在中国北方已经全面陷入战火的同时,凉州(甘肃、宁夏)又发生了以羌族、匈奴族为主的北宫伯玉叛变,这一次,东汉王朝甚至连全权负责西北少数民族事务的护羌校尉都被杀死。第二年春天,北宫伯玉居然打到西都长安附近,经过几次战斗,由于当时大将董卓的英勇善战,这次进攻才被击退。

    又过了两年以后,西北变民内讧,其中的一个首领韩遂杀死了包括北宫伯玉在内的其他首领,然后自己成了变民军的首领。由于东汉凉州官军的腐败无能,韩遂的势力进一步扩大,不久就和东汉军队里的叛徒马腾结合在一起,先后推举了王国、阎忠当头儿,王国被他们赶走,而接替王国的阎忠很快就死掉了。最后,韩遂、马腾两个人也反目成仇,凉州从此陷入战乱,而雍州这里在董卓死后,更是彻底毁于战火,据说曾经最繁华的长安附近,都变成了千里无人的死地。

    直到二十年以后,统一黄河两岸的曹操才开始准备再次平定这个荒凉地带。公元208年,也就是赤壁之战那年,曹操开始着手调解马腾和韩遂之间的争斗,并且用出色的外交手段,让马腾带着全家人主动到了自己的根据地邺城,只留下他的儿子马超带领马腾的部队。

    公元211年,曹操派部将进攻张鲁,马超、韩遂这些人害怕曹操消灭张鲁以后,下一个就轮到自己,于是大西北的十路人马再次和解,和曹操在潼关附近大打一场。最终,曹操大获全胜,马超、韩遂逃亡更偏远的凉州(甘肃、宁夏),雍州(陕西南部)终于再次回归中国本部。曹操正要追击马超,大本营冀州、幽州又发生叛乱,曹操只好放弃追击,回去救老窝去了。

    曹操刚走,马超就在公元213年卷土重来,更和汉中的张鲁联合起来,居住在雍州(陕西南部)的氐族酋长千万、阿贵也率领族人在兴国(甘肃静宁)起兵帮助马超,阻挡曹操部队援救的道路。在三路人马的帮助下,马超几乎横扫长安以西,连当时的西北第一名将夏侯渊都拿他们无可奈何,最后,还是当地已经投降马超的地方军突然发难而且死战不屈,马超才全军崩溃,最终逃到汉中投奔张鲁去了,阿贵被夏侯渊杀掉,而千万则带领少数人马幸运的逃到了四川,但是他大部分没有逃走的族人,全都投降了夏侯渊。

    马超虽然失败,但是非常不甘心,在第二年的春天,他就从汉中再次北上进攻曹操,逃到河西走廊的韩遂也出兵南下帮助马超,而且还带着很多骁勇善战的羌族士兵,当时镇守长安的夏侯渊得到消息,立刻带兵抵抗,为了削弱韩遂,他直接去进攻羌族人的根据地长离川(宁夏、甘肃的葫芦河),韩遂为了保证羌族士兵还能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,就赶紧去救援,结果被夏侯渊包围,全军投降,韩遂逃跑,马超见韩遂失败,也逃回了汉中,不久投靠了刘备。

    公元215年3月,曹操亲征汉中。张鲁很快就投降了,这样,除了凉州(甘肃、宁夏),大西北其他地区已经全部进入了曹操的势力范围。在这种情势的影响下,5月,凉州的地方军阀一起杀掉了韩遂,把这个横行大西北二十多年的枭雄的人头送给了曹操。从此以后,曹操的军队开进了凉州,整个大西北再次融为一体,不久成为曹魏帝国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马超、韩遂是典型的西北地方军阀,所以当他们想要打仗的时候,就会主动的想办法去请大西北的羌人、氐人来帮忙。从东汉末年混战开始,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原本十分对立的汉人、羌人、氐人,现在突然混在一起给某个军阀当兵,而且也没有听说哪个部队的士兵因为民族问题起过内讧。统一的东汉王朝从建立到灭亡都想处理的羌人、氐人问题,现在居然在分裂时代解决了,这个现象除了非常有讽刺意义以外,还发人深省。

    马超、韩遂这些地方军阀之所以能够团结羌人、氐人,不是因为他们读过多少书,有多么聪明,学过多少现代的少数民族政策,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汉人、羌人、氐人的一致拥护,只是因为他们能够平等的对待羌人、氐人,把他们当做和汉人一样的人来对待。羌人、氐人也是人,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、不欺负他们,即使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当炮灰,他们也是可以接受的,这一点,和当时的穷苦汉人百姓没有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这样,在大西北地方军阀罕见的“善待”下,大西北羌人、氐人和汉人的民族差异越来越小,从马超、韩遂这些人以后,大西北发生的各种战争,羌人、氐人再也不是主力,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,羌人、氐人和汉人,已经逐渐融合了。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,拓跋匹孤的鲜卑部落,在曹魏帝国成立不久以后,进入了这片历史悠久的问题多发地区。

    在三国时代,大西北处在曹魏帝国和蜀汉帝国的最前线。稍微懂得一点儿三国知识的人都知道,无论是曹魏还是蜀汉,都拼命的把对方的各族百姓拉到自己这里,谁打了胜仗,都会把新征服地区里的老百姓强行迁到自己的国家去充实人口。从诸葛亮对阵曹真、再到诸葛亮对阵司马懿、再到姜维对阵邓艾,几乎每一个将领,都会刻意的招揽历来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加入自己的队伍,一直到蜀汉帝国灭亡,这种情况从来没有改变。88106 www.88106.info
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
最新网址:www.88106.info

如果您喜欢,请点击这里把《西晋五十年》加入书架,方便以后阅读西晋五十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
如果你对《西晋五十年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 点击这里 发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