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*辅主绍兴匡社稷* 72、福国长公主-求订阅

最新网址:www.88106.info
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:天萼卷三*辅主绍兴匡社稷* 72、福国长公主-求订阅
(88106 www.88106.info)    翌日临晨,他先醒来,痴迷地流连她熟睡也姣好的面庞……

    再一次激情荡漾,掀开被子一角,全裸的玉体,赫然眼前。他刚伸手触碰到她,她转个身,依然深睡,倒将身下垫着的白色丝巾,露出来。他轻轻抽出,她的鲜血,他的体液,已经染到上一层丝巾。原来昨晚,弄湿一片后,她又覆盖上一层,继续躺着,累的动荡不得。

    躺着的身子,是这么美好,这么原始,这么纯洁无瑕,似填充他的心、他的眼,满满当当,幸福无比。将丝巾重新铺下去,将她翻过来,难以克制,又伏她身上……

    她睁开眼,对他微笑“阿徳,不要,我好痛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轻一点,慢一点,好不好?我,忍不住的。”

    她微微点头,阖上眼睑,任由他去。她应当承受的,为了她,他太不容易了。

    再一次翻云覆雨后,双双累倒,依旧睡去。

    临近中午,她醒来。见他睡的正酣,轻轻起床。担心他醒来喝凉的,除了用过未倒的水,留着冲污,干净的水都倒了。将剩下的牛奶带走,要重新煮过,才能喝。

    走上轻舟甲板,推开舱门,将羚驹儿牵到,还算半黄半绿的草地上,绳子拴的老长,让它活动范围大些。回到船舱,烧水、备餐。

    煲稀粥、摊薄饼、煎鸡蛋、炒青菜、热牛奶。准备就绪,开始煲一钵药膳汤。然后,清洗茶盏、碗碟,备就洗漱一应用水、用品。最后,擦洗各处,做卫生。

    刚刚做完,他来了。她迎出去,牵他进来,拥抱他一会,要他洗漱,开始吃饭。

    今日,她一袭女装,饭后,陪他出去散步。24岁的帅哥,18岁的靓妹,并肩移步,偶尔相视一笑。正是午膳时间,游人很少。估计来回走了有半个多小时,回到舱里,准备泡茶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数道茶后,他开始讲述,认了赵嬛,封号“柔福”帝姬的妹子,改封她“福国长公主”的过程。完了道:“央央,应当真是我的第二十妹,嬛嬛妹子,柔福。你说呢?”

    她沉默一会,悠悠道:

    “公主”称谓,无论古今中外,固定是帝王女儿之称,人们早已习惯。

    “姬”称,可以是普通女子,可以是帝王女人与女儿,也可以是藩王女人或女儿等等,概念混乱。

    你父皇,道圣赵佶帝政和三年(1113年),因蔡京建议,宋朝廷仿照周代的“王姬”称号,宣布一律称“公主”为“帝姬”。这一制度,也才维持了十多年,前朝就灭亡了。

    所以,为了还原“公主”称谓制,我曾经说过,真的、假的,不重要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啦,不是已经封她公主了么?就算是假的,我也不会撤消其封号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收链起碇,将船开离岸边远点,然后任其东西,我们便可随意闲侃。”

    他走出船舱,将船开离岸30米开外。海上飘泊的日子,让他熟悉了驾船,真好。

    他走进来“好了,快说说。真的、假的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假的。我说真的、假的,不重要,不就等于告诉你,不是真公主了么?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除了那双大脚,我怀疑过,可她回答,一路北上,万里跋涉,岂能够依然小脚?我听着,似乎很有道理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初始疑问感觉,是对的。大脚是主要否定因素,所以不是。”

    言罢,她脱了自己的鞋袜,露出一双脚,道:

    你看看我的这双脚,盈盈才五寸长左右吧。为了达到这种程度,你在安阳见到过,我曾经把这双脚,折腾到什么地步?一双不说三寸,也是四寸金莲之脚,如何奔跑、骑马、格斗,山里水里?大难在即,我如何不要事先解决小脚问题?

    所以,在北上燕云往返途中,正值盛夏季节。除了长途需骑马,我一律走路。只要有住客栈,我坚持早晚长跑。每次长跑距离不少于来回十里。刚开始,我一次次,无数次摔倒,爬起;再摔倒,再爬起。每次都咬紧牙关,坚持到底。由于夏日衣服薄,如此能不被摔得里外稀巴烂么?所以,我一开始,就向农家买了几套粗布衣服。

    在安阳那次,你只是看见我的脚。其实,我满身处处瘀青红紫,新的覆旧的。皮肤破损处,无法数清。直至居住安阳数月后,身上皮肤才完全复原。

    试问,世间被裹脚女子,几人能够做到?此其一。

    其二,女童始裹脚,一般皆是断骨脚背而裹。我是因为,爹爹吴近,对我格外相看,才在我的大哭之下,没有断骨而裹,才有可能在自我恶治下,恢复到你眼前的这双脚模样。而且经恶治下,脚长不过如我,何来大脚?假如断骨而裹,则没有任何可能平了隆起的脚背。

    宫中裹脚,应当皆由宫中女官cao持。女官行事,岂敢违规造次?哪来例外?女子不裹脚,只有民间需要劳作的人家女儿。柔福,公主也,岂能不被裹脚?

    其三,你们问的都是汴京宫中的轶事,如果问她五国城的事,她一准什么也回答不了,只能胡编乱造。而你钟爱的赵嬛妹子,封号柔福的帝姬,正在五国城呢。

    ——是以,结论,假公主!

    “老宫女的确只是问了一些宫中的事,她都能够回答。可她长的很象嬛嬛。这,又如何解释?”

    “长得象,是真的。正因为有人告诉她,相貌相似柔福,才有了不安份之心。而告诉她的人,就是汴京宫女。自然有心者问之,无心者为了表示自己来自皇宫,以抬高自己身份,也就无所不答了。”她长叹一声,接着道:

    据我这次,从被俘虏的金人那了解所知,当年北上的女俘们被单独处理,有名号的妃嫔和公主五十余人,交由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,亲自分配。其她美貌的宫女,分别由粘罕、斡离不,分给金军将士,其余的分配给金国贵族为奴。这些女子,无人能逃过被凌辱的命运。

    柔福帝姬,单论样貌,不是很美貌,这你清楚。被掳北上时,一路多次被凌辱后,身体羸弱不堪。到了金帝面前,才十七岁的她,乃天生骄傲的天潢贵胄,岂肯逢迎卖笑?因而,没有引起吴乞买,对她产生任何兴趣,而是直接将她送到了上京,浣衣院为奴。

    这个名为“浣衣院”的地方,其实是金国上京,一个金人寻欢作乐的官方青楼。不瞒你说,除了柔福帝姬外,你的王妃邢秉懿,你的母妃韦氏,也在浣衣院中为奴。康大、康二宗姬,即你的两位公主,因为还太小,所以也跟随其母居住在浣衣院。

    直到你称帝数月后,邢皇后,韦韦太后,及其你的两位小公主,赵佛佑、赵神祐,才得以离开备受屈辱的浣衣院,转送五国城,与道圣、渊圣,软禁在同一座院落里。同时,金廷还封邢秉懿为“宋国建炎夫人”。这些事情与过程,有一部分,曹勋禀报过你。

    几年后,柔福帝姬,又被盖天大王,完颜宗贤,所得。然也对柔福没有太多的兴趣,但也没有太多侮辱她,而是从安置在五国城的汉人中,选了一名叫徐还的男人,将柔福嫁了给他。柔福自此,才算结束了人尽可夫的屈辱生涯。

    这个冒名的柔福,也是当年被金人掳去的女子。在北行路上,遇到一个名叫张喜儿的宫女。张喜儿,曾在赵楷与赵嬛母妃,王贵妃宫中侍奉,知道许多宫闱秘事,一一都说给了这位女子听,尤其说其相貌酷似柔福。此女子对这个巧合十分动心,于是开始留心记忆各种宫闱秘事,而且刻意模仿,张喜儿所说的柔福气度、形态与习惯。

    之后,在战乱中此女子与张喜儿走散了。其经历也算曲折,曾经三次被人拐卖,最后被土匪陈忠,掳入盗伙,被迫嫁给了一名小土匪。我官军剿匪之时,抓住了她,打算以匪眷的名义将她杀死。她为了活命,便称自己就是柔福帝姬。见其气度,我军在场将士,还真的被吓住了,于是将她送到了越州行在,送到了你面前。

    她的气度,有几分相似赵嬛,除了张喜儿介绍嬛嬛多了,也足见此女子,有慧心、有胆略。不然,也学不来如是几分。尽管如此,先天高贵血统,后天优越教育,所形成的气质,那是从灵魂中、从骨子里透出的神色,是装扮不了的,也是不可能完全摹仿的。

    还可以假设,将来张喜儿获悉此女子飞上高枝,鸟雀变凤凰,还不知死活地找上门来,想从福国长公主这,分一杯羹。那么,张喜儿的死期,也就到了。

    ——嗯,实际情况,就是这样。

    他盯着她,心忖,连怎么被发现,被送来的,也能够说的一点不差,我的仙子啊!

    “那怎么办?我不仅授予福国长公主的封号,又为她选择了永州防御使高世褭(同袅),为其驸马,还赐予嫁妆一万八千缗。闹半天,是个颜子。”

    “颜子”,就是假货的意思。早年,开封城有条街名叫颜家巷,街内有家松漆店,里面卖各种纸做的器具,表面松漆得极为精美,样式新颖,看上去十分炫目。但因为是纸做的,购买回去,不能经久使用,所以当时的人称其为“颜子”。后来,“颜子”演变成宋代,假货的代名词。

    看着他郁闷的神情,劝慰道“遇上这种事,是很呕人的。因为你是真心地,认下这个妹子的。在温州港,我说过。除了为了恢复公主称谓制,也由于目前,你没有一个血亲在身边,无处表达你的亲情,借她一用而已。对子民来说,总算回来了一位公主,也是一份抚慰不是?不过,毕竟假公主,我朝正史,不能记载此事。你自己,逢年过节时,多少给个赏,就得了。反正,仅此一次,下不为例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下次啊?我晕!”他瞪着大眼,高声道。

    “恐怕难免,有一就会有二。下次,严厉惩罚,便可杜绝了。多年以后,可能会有真的前来。你还记得你有一个最小的妹子么?你可能没有见过。因为靖康二年,她北上时才一岁多。听说,这个小公主,在北上途中丢失了。因为太小,金人根本不介意。如果她是被有善心的宋人救下,则长大后,会送来认亲的。但愿,她能够健康地活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诏告全国,厚赏收养者,命当地送来。”他有了一点喜色。

    “恐怕没有用。收养者,知道她是公主,在那种大灾大难状况下,肯定带着小公主躲藏到南方,十分偏僻的什么地方,养育她。这就犹如与世隔绝,消息自然闭塞。除了收养者本人,或者托人送来,我们无以寻找。只要送来,你自己相同血缘的妹子,自然会认得出。目前,知道有这回事,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有这么回事,曾经听人奏报过。当年遇难亲人太多,也就没有太在意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这个,现在已经五岁的小公主,我朝疆域内,没有真的。”

    见她默然了。他起身,拉起她,拥抱着。她贴上自己脸颊,蹭擦他的脸颊几下,然后换一边蹭擦。接着提议,将船开回去停泊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轻舟泊回原处。“现在什么时辰了?”她问。

    答“大约未时了,怎么啦?”

    “那你回去吧。今日中元节,你应当陪太后晚膳的。”

    “有奏报,太后初十,才发虔州(赣州),还没有到呢,还要几日吧。我昨日安排,今日免朝,放假过节。所以,今日就陪你。中元节,团圆节,我们借此开个好头,祈求一辈子团团圆圆。明日,你跟我回去,好么?”

    “阿徳,你真是值得我,好好爱你!”

    “央央,我曾经无数次地感谢上苍,赐你予我。真的,我对你,今生肯定爱不够。”

    他抱她自己腿上,悠然而语道:你知道吗,自从温州港一别后,我一直没有碰过后宫的任何一位。

    你当时许过,半年后我找到你,你会真正归我。我当时就发誓,一定要一心一意、干干净净地等着你。你为我随军督战,就算没有亲自上阵,也是身临险境。我岂能不天天为你祷告,为你守候。

    我,有过那么多女人的经历,已经对不起你。可那是以前的事,我也没有办法。如果可以重来,我定然会一生只守你一个。

    比如,亲吻女人身子,我唯独对你如此。之前女人,脸部以下,我没有吻过一次。因为,按迷信说法,这是不可有的行为。然而对你,我情不自禁。

    因而,你可以相信我,我的女人,到你为止,以后不会再添加任何女人。

    再说,如果为了皇家人脉,添加也无用了。

    这个,如果说是因为扬州惊遽之后果,也不对。

    此前,在安阳,在南京,我不是没有碰过她们。自从你在安阳劝说我后,我有轮流去过她们那的。为了解决个人需要,也为了安抚她们吧。但我一次也没有在她们那过夜,都是办完事,就离开。可始终,不见有人怀孕。就连以前有的儿子,也没了。

    看来,我是要绝后了。我认为,不是我身体有问题。因为,我有过五个女儿,一个儿子。也不是那几个女人有建康问题,因为她们也为我生过孩子。

    ——所以结论是,冥冥之中,自有安排。宋太宗赵炅一支,到我这一代,该绝后了。除此,无法解释。

    说到这,他沉默良久,看她依然无语,就知道自己的分析应当没有错。

    “记得在临安,我要携太子前往建康太庙祭祖,你劝阻过,但没有坚持。我后来想过,你是认为避过这次,避不过下次,所以没有很强烈反对。不然,那个孩子,是你设法保下的,你心里一定很疼爱他的。在南京,当你初见那个孩儿,小心翼翼地抱着他,兴奋而愉悦地凝视他的神情,他对着你咯咯地笑个不停的情景,我一辈子也忘不了。那个孩儿,就是从太庙祭祖后,开始病重的。我就想,一定是哪位祖宗,认为他不是赵宋,应有的皇储,所以收他去了……”

    她看着这位可怜的父亲,声音越来越低,渐渐哽噎难语,泪水汩汩而出。不禁,跟着泪落潸然。她走过去,将他靠在她怀里道:“阿徳,如果能够,我愿为你生一群的儿女。没准,不久我还真怀孕了。因为我们彼此之间,爱到极致,也许能够出现奇迹。如果真怀孕了,就给我贵妃名份吧,好让孩子名正言顺。如果没有,就按我们原来说定的办。你刚刚的分析,很有道理。如果真是这样,我担心纵然有孕,也难以保住。”

    “是否有孕,我已经不敢指望了。与其让你受伤,我再添心伤,倒不如没有过。另外,假如真是那样,当然立即先废后立,直接封你皇后,凭什么先封贵妃?”

    “徳基,不可以的。我曾经说过,不愿意因我,下一个,上一个。那样,舆论对你对我,都不好。再说,大姐人在遥远的东北,没有任何下她的理由。如果因为人不在,本来封她皇后时,就是不在的。阿徳,只要后宫只有一个贵妃,不就一样等同至高无上么?对于我来说,只要你好就好。此事,顺其自然吧。之所以同意定都、建殿后,要了这个贵妃名份,也是为了名正言顺。总不能让你,长久地遮遮掩掩,而辛苦着,麻烦着。另外,你已经封我少师,正一品了。届时,对等品阶置换,也就顺理成章了。不是吗?”

    “好吧,都依你,行了吧。过了今晚,明早我们一起回去。”

    “阿徳,让我在这,再住一个月。隐居在这里,凡事皆可眼不见,心不烦。下月十五,我回行宫。我真的需要好好调理一下身心,感觉好疲惫的。再说,也应当让我度个蜜月吧,好不好?”

    “那我怎么办?度蜜月,不得两个人一起度么?”

    “你争取每隔三五天,前来陪我晚餐、休息一次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隔天来住一晚。山阴、会稽,以河为界、一水之隔。来回有乌篷船,很方便的。”

    “会不会,太辛苦了?身子弄垮了,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你瞧我,壮如牛,垮不了。再说,我没来的日子,会注意休息好的。现在,我们就去午休,好不好?”

    她起身,表示同意。先将煲汤,倒出各半碗,各自喝了。然后,盖封炭炉,保温着。

    见她要提走半桶开水,他接过去。

    她带着长柄的钩叉,说是叉钩绳梯与关窝门用的。

    88106 www.88106.info
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
最新网址:www.88106.info

如果您喜欢,请点击这里把《天萼》加入书架,方便以后阅读天萼最新章节更新连载
如果你对《天萼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 点击这里 发表。